2020年9月,毕业后的林炫静老师来到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,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。作为一名教坛新人,林炫静老师还在幼儿园阶段,履历空空荡荡,经验寡淡如水,无甚可写,连下笔都惭愧。但过去一年林炫静老师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,这样的经历体验,人生值此一次,如不用文字凝聚下来,又该消逝于记忆中了。于是以这篇短文,记录林炫静老师与学校的点滴故事。
一个人在接触新工作时,难免要经历一番跌跌撞撞,才得有成长的蜕变。第一学期的课程,林炫静老师便是在焦灼与不安中度过的。备课时手忙脚乱,授课时紧张忐忑,连与学生互动提问,都需鼓起巨大勇气。林炫静老师原想大展身手,不料事与愿违,连及格线都未能达到。期望和能力的差距,初衷与结果的落差,排山倒海涌来,惹得心中煎熬难耐。有一回她忍不住发消息给朋友:“我真的适合做老师吗?”几分钟后,她对着“你适合的”几个字,热泪滚滚而下。写下这般糗事实在脸红,甚至有辱师威,但希望这狼狈经历能给学生参照一二——任何人生都有高山低谷。
在辗转反侧的日子里,林炫静老师尤为感谢她的领导与同事,他们或给予指导关怀,或对她安慰鼓励,茫然郁结时,与他们畅谈一番,烦恼便消释云散。林炫静老师是内心还需修炼的人,幸运的是沿途总有良朋益友的情义相助。她感谢交职院的温情和善意,让她有了迎难而上的毅力与信心。
深度剖析自身不足后,林炫静老师在第二个学期积极作出调整。夜阑人静时,敲击的键盘声伴她挑灯夜战,常常一备课,不知不觉便坐到天亮,索性也不睡了,继续伏案工作,修修改改课件,直到课前最后一刻。由于作息不规律,平时不大长痘的她,脸上竟也冒出大片痤疮来,她与同事开玩笑称这是“工伤”。为了能多旁听其他老师授课,林炫静老师尽可能提前一两天住宿清远校区,向前辈老师们请教学习。用心改进一学期后,教学效果终于有所提升。当然,这距离优秀的思政课仍有遥远路途,上述的努力与勤奋的资深教师相比,也实在不值一提。但林炫静老师想一步一个脚印,一点一滴改变,终会天道酬勤。
成为教师后,林炫静老师常有为人父母的错觉,尤其是向学生殷殷交代的情境,总感到母亲的影子在身上重叠。说起来她自己都不禁失笑,她不过年长学生六七岁而已。这是教师职业带来的独特体悟,作为思政课老师,这种感悟更加深刻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他说道:“未来30年,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‘两个一百年’的伟业。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。”当意识到须为学生指明人生方向,担负国家民族命运时,责任感和使命感便自然生发出来。在学生的人生旅程中,老师只是划过的流星,但这短暂的交错仍足以燃起刹那火光,照亮长远的路。
林炫静老师很感激学生们的支持,每次结课她都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谢意。教师与学生是互相成就的,但对经验不足的新老师而言,其实学生包容她更多。课堂上学生目光跟随,思考点头,主动作答,他们的回应和认可给了她莫大的信心。撇开讲台,师生故事依然有趣可爱。作为班主任,林炫静老师喜欢走访宿舍更胜于开班会,经常往学生宿舍跑,有时也没什么特定目的,仅仅坐下来唠唠家常。课后也会和学生们说说笑笑,听他们倾诉烦恼,畅想未来。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,需直面诸多矛盾与压力,林炫静老师庆幸能成为此刻的倾听者。在交职院的平凡日常使林炫静老师内心充满幸福,她非常珍惜与学生相处的时间,毕竟生命中任一阶段的体验,错过了便不再重来。林炫静老师反复提醒自己,要记住在教学岗位上的每一点喜悦,每一分感慨,往昔时光都将成为未来积蓄的力量,前行的勇气。
教育唯真唯诚,严于律己,善待学生,才不负人民教师的身份。教学研究是有滋有味的探索之旅,酸甜苦辣,用心品读,责任要求,尽力承担。惟愿俯身一片桃李,仰望满天星辰,俯仰之间,叩问教育智慧,领悟教育真谛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一名思政课教坛新人要付出多少,才能上好思政课?面对接连而来的各类新工作内容,究竟要经历怎样一番跌跌撞撞,才得有成长的蜕变?她与交院的故事,是一步一个脚印,一点一滴努力,完成从学生到教师华丽转身的重要人生里程碑。
一个人在接触新工作时,难免要经历一番跌跌撞撞,才得有成长的蜕变。第一学期的课程,林炫静老师便是在焦灼与不安中度过的。备课时手忙脚乱,授课时紧张忐忑,连与学生互动提问,都需鼓起巨大勇气。林炫静老师原想大展身手,不料事与愿违,连及格线都未能达到。期望和能力的差距,初衷与结果的落差,排山倒海涌来,惹得心中煎熬难耐。有一回她忍不住发消息给朋友:“我真的适合做老师吗?”几分钟后,她对着“你适合的”几个字,热泪滚滚而下。写下这般糗事实在脸红,甚至有辱师威,但希望这狼狈经历能给学生参照一二——任何人生都有高山低谷。
在辗转反侧的日子里,林炫静老师尤为感谢她的领导与同事,他们或给予指导关怀,或对她安慰鼓励,茫然郁结时,与他们畅谈一番,烦恼便消释云散。林炫静老师是内心还需修炼的人,幸运的是沿途总有良朋益友的情义相助。她感谢交职院的温情和善意,让她有了迎难而上的毅力与信心。
深度剖析自身不足后,林炫静老师在第二个学期积极作出调整。夜阑人静时,敲击的键盘声伴她挑灯夜战,常常一备课,不知不觉便坐到天亮,索性也不睡了,继续伏案工作,修修改改课件,直到课前最后一刻。由于作息不规律,平时不大长痘的她,脸上竟也冒出大片痤疮来,她与同事开玩笑称这是“工伤”。为了能多旁听其他老师授课,林炫静老师尽可能提前一两天住宿清远校区,向前辈老师们请教学习。用心改进一学期后,教学效果终于有所提升。当然,这距离优秀的思政课仍有遥远路途,上述的努力与勤奋的资深教师相比,也实在不值一提。但林炫静老师想一步一个脚印,一点一滴改变,终会天道酬勤。
成为教师后,林炫静老师常有为人父母的错觉,尤其是向学生殷殷交代的情境,总感到母亲的影子在身上重叠。说起来她自己都不禁失笑,她不过年长学生六七岁而已。这是教师职业带来的独特体悟,作为思政课老师,这种感悟更加深刻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他说道:“未来30年,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‘两个一百年’的伟业。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。”当意识到须为学生指明人生方向,担负国家民族命运时,责任感和使命感便自然生发出来。在学生的人生旅程中,老师只是划过的流星,但这短暂的交错仍足以燃起刹那火光,照亮长远的路。
林炫静老师很感激学生们的支持,每次结课她都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谢意。教师与学生是互相成就的,但对经验不足的新老师而言,其实学生包容她更多。课堂上学生目光跟随,思考点头,主动作答,他们的回应和认可给了她莫大的信心。撇开讲台,师生故事依然有趣可爱。作为班主任,林炫静老师喜欢走访宿舍更胜于开班会,经常往学生宿舍跑,有时也没什么特定目的,仅仅坐下来唠唠家常。课后也会和学生们说说笑笑,听他们倾诉烦恼,畅想未来。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,需直面诸多矛盾与压力,林炫静老师庆幸能成为此刻的倾听者。在交职院的平凡日常使林炫静老师内心充满幸福,她非常珍惜与学生相处的时间,毕竟生命中任一阶段的体验,错过了便不再重来。林炫静老师反复提醒自己,要记住在教学岗位上的每一点喜悦,每一分感慨,往昔时光都将成为未来积蓄的力量,前行的勇气。
教育唯真唯诚,严于律己,善待学生,才不负人民教师的身份。教学研究是有滋有味的探索之旅,酸甜苦辣,用心品读,责任要求,尽力承担。惟愿俯身一片桃李,仰望满天星辰,俯仰之间,叩问教育智慧,领悟教育真谛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一名思政课教坛新人要付出多少,才能上好思政课?面对接连而来的各类新工作内容,究竟要经历怎样一番跌跌撞撞,才得有成长的蜕变?她与交院的故事,是一步一个脚印,一点一滴努力,完成从学生到教师华丽转身的重要人生里程碑。